独家放送!标准化试点示范成果展(政务服务篇)
发布时间:2020-07-23 | 信息来源:中华标局

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

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

从重点突破到整体推进的发展历程

当下正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气象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共有30余类6600余个

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中华标局精选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项目

独家放送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成果展

今日呈现政务服务篇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南通市行政审批局

承担单位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行政审批局,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为牵引,以提高质量和效能为中心,实施“标准化+政务服务”发展战略,持续为社会公众提供均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产品,促进了营商亲民环境进一步好转,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并在全国同行业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试点示范成果

(一)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标准化的实施,在各个相对独立的审批事项之间建立起联系,最大限度地消除审批中的冗余。例如目前,南通工业建设项目集中审批由254个减为35个工作日内;企业注册登记由9个减为1.5个工作日内,全面提速85%以上。南通“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践享誉全国,先后获李克强总理点赞和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连续三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均名列第一。

(二)社会效应持续拓展

全国各地同行参观学习连续不断,并多次受邀在国家、省(市)标准化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国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南通政务服务标准化综合成效,26国驻沪领事馆官员集中专程来通参观服务大厅标准化管理和服务。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先后被吸纳为“全国政务大厅服务标准化工作组”和“全国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单位。

图片

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杭州市上城区

承担单位简介

杭州市上城区是浙江省唯一的纯城区,目前处于发展高端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期,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区政府及其部门坚持标准引领,通过创新行政管理和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扎实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试点示范成果

经过10多年的尝试和探索,上城区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制定出台154项标准,其中《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省级标准5项,市级标准35个,区级标准113个,形成了1个大体系、4个分体系、31个子体系,涵盖了5309项具体事项。二是行政成本明显降低,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间由2008年的平均72小时缩短为目前的21.6小时,城管执法队伍在执法人员比以前减少55%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连续五年零违纪、零违法的纪录,并直接节约人员经费支出500万/年。三是社会效益明显提升,2011年,上城区被评选为“全国质量先进单位”,是全国唯一因政府总体工作质量而获得此奖项的单位。2014年,上城区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图片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

承担单位简介

福建省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力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形成政务服务标准化“莆田模式”;2019年11月,全国首推“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服务新模式,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全国主流媒体上进行宣传推介。

试点示范成果

(一)方便群众办事,提升服务效能

依托电脑端“网上办”、手机端“掌上办”、服务大厅“一窗办”、自助一体机“就近办”,全面推进线上全程网办、线下“一窗受理”和随时随地可办,全程网办事项占比47.7%,当日办结率89.3%,“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到99.1%,企业群众办事满意率99.9%,做到让行政审批像“网购一样方便”。以住建局窗口为例,使用“自己‘批’网上办”模式后,审批速度提升迅猛,审批效率最高的事项提升9倍以上;窗口年办件量5万多件的53项审批事项实现100%线上办理,原有14个前台窗口全部撤消,提前实现“无窗口”收件模式。

(二)规范干部用权,节约行政成本

面向全社会公开清单和导图,确保同一事项在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标准答案大家知”,审批标准一样、审批结果一样,实行一问一答标准审批,答案正确的“卡不住”,答案错误的“放不过”;充分挤压“怎么审查”的自由空间,既规范干部任意用权、消除少数干部的操作空间,又保护干部放心履职,不用担心尺度问题被问责、被处分,为审批人员上了一道“护身符”。改革后窗口人员越来越少,大大节约行政成本和人力资源;以住建局窗口为例,窗口人员从42名精简到15名,无纸化审批逐步实现,为企业群众减少40多万页纸质材料和节省每年5万多卷档案存放空间。

图片

服务业标准化示范——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承担单位简介

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以下简称济南12345热线)自2008年开通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标准化工作为抓手,不断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助推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誉为“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府热线建设的“济南模式”。

试点示范成果

(一)促进政府行政效能提高

通过实施标准化工作,办理市民诉求时限从原来的15天缩短为5个工作日;办结率从开通之初的80%提高到现在的98%,直办率从最初的57%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行政效能方面的投诉从最初的10%下降到现在1%左右;近年来济南市信访量下降近三成,市民满意度较标准化实施之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市民的幸福感指数不断提高。

(二)国内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总结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服务模式,中央、省、市等各级领导先后莅临视察。国家标准委田世宏主任率中国标准“2035”调研项目专家组一行实地调研济南12345热线,并表示要将政府热线标准化纳入到中国标准2035国家战略;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信访局等国家部委办(局)33批,351人次到济南12345热线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北京、上海、南京、长沙等200余个国内城市共1300余批,1.6万人次前来参观。

(三)国际影响不断提升

2013年,ISO“标准社会效益评估”项目将济南12345热线作为典型案例(全球仅3例),并将成果报告写入第36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全体大会年度报告。2014年6月,ISO专门发来感谢信,感谢济南12345热线所作的贡献。英国标准化协会总裁斯科特·斯蒂德曼,在考察了济南12345热线标准化工作后,表示非常震撼,认为热线的标准化非常细致、人性化。近年来,接待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近40个国外考察团,近500人次。同时,由济南12345热线申请制定国际标准工作已纳入工作计划,目前已与瑞典韦斯特拉市建立合作机制,与英国、德国对接并达成共识。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