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铅笔”成就制造业“大产业”的庆元经验

2023-09-03来源:丽水日报
 铅笔产业是庆元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二十世纪初,一批铅笔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20来,庆元沿着“八八战略”指引,凭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战天斗地精神,锚定“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培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铅笔生产基地,有效带动山区群众就业增收,创造了“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庆元经验。   截至2022年底,庆元共有铅笔生产企业42家,实现产值22亿元,从业人员8000多人,总产量达65亿支,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85%以上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地,已形成包括软化板、成品制笔、设备制造、笔芯、漆胶等产品在内的全产业链,正朝着眉笔、唇笔等化妆品行业延伸,化妆品年产值近2亿元。庆元被授予“中国铅笔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铅笔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四项“国字号”桂冠。   新时期,庆元在山区26县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否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事关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局。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就要主动跳出“山区”的惯性思维,聚焦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发挥铅笔产业“国字号”优势,变革重塑,打造“全球铅笔智造之都”。   一、瞄准供给侧、培育新动能,打造“三品新高地”   (一)打造品质新高地。一要推进绿色制造。积极关注欧盟玩具安全标准的升级及新法规,引导企业研发生产环保节能的笔类产品和笔用环保节能新材料,加强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水性漆,鼓励优势企业打造“绿色工厂”,引领和提升庆元铅笔绿色制造技术水平。二要加快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提升铅笔的加工性能和卷削性能,核心是要改进铅笔的铅芯质量,寻找提升铅芯稳定性、统一性的办法,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   (二)打造品牌新高地。一要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优先培育若干个知名品牌,制定出台“一厂一策”,为企业品牌经营开通“绿色通道”、赋予更多信用资产,支持引导企业把商标、商号、产品质量、企业文化、企业信用融为一体进行品牌运作。二要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借鉴“丽水山耕”模式,由政府注册集体商标,打造 “庆元铅笔”“全球铅笔智造之都”等区域公共品牌。探索把久灵笔刷的“尼奥尼”和鸿星文具的“鸿星”等龙头企业的注册商标培育成区域品牌。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公共区域品牌的口号、符号和形象主体设计,多形式开展品牌推广营销活动。谋划举办中国笔业博览会,持续办好全球铅笔产业高峰论坛、铅笔文化节、铅笔设计大赛、铅笔发展论坛等活动。   (三)打造品种新高地。一要开发新品种。加速高级书写铅笔、绘图铅笔、考试铅笔、高端彩色铅笔、水溶性彩色铅笔及新品种的研发和生产,推动铅笔从单一品种向多款式、多层次发展。二要拓展产业链。以制笔技术工艺为基础,引导部分铅笔企业尝试向专用笔、体育用品、礼品等高附加值的文教用品以及时尚用品、化妆用品等产业跨界转型。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加速铅笔行业龙头企业招引,以竹口镇为中心,推进“全球铅笔智造之都”建设,吸引铅笔企业集聚发展。   二、示范引领、突出关键,建设“三大示范区”   (一)高标准建设“三大中心”示范区。一要建设行业信息中心。以中国制笔协会为依托,在庆元组建中国铅笔协会,建立健全全行业数据库,发挥行业信息、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的作用,增强行业示范引领。二要建设行业标准化中心。由庆元铅笔行业协会牵头,会同中国制笔协会和全国铅笔骨干企业,共同筹建全国铅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修订行业标准。三要建设行业质量检测中心。铅笔企业和相关单位形成合力,加大产品监督检测力度,完善检测中心人员、场地和设施建设,改变庆元乃至全国铅笔检测手段落后于产品开发的局面,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环保。   (二)高质量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示范区。一要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投资补助力度,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示范试点工作,引导优势企业率先实施“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改造工程,并给予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支持企业在共性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降低企业技改投资风险。二要有序推进智能化改造。企业要找准定位,在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前,要做好精益生产和数字管理的基本功,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加强与铅笔机械制造商的合作交流,加快“铅笔制造”向“铅笔智造”转型升级步伐,引导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三)高水平建设文创体验示范区。一要建设铅笔重点文创产业区。把打造“全球铅笔智造之都”作为龙庆经典文创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围绕“铅笔文化”主题,发挥产业优势,推动铅笔文化与工业、农业、服务业及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创新企业经营方式,打造行业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工旅文旅融合发展,将现有企业园区打造成为工业旅游、研学旅游基地,实现从单一的工业制造空间向多元的文化创意空间转型。二要丰富铅笔文创产品。以突出产品的系列性、品牌性、高品位性为目标,借鉴桐庐县分水镇模式,实施“设计师驻场计划”,与中国美院等重点高校开展合作,举办各类创意大赛,加强以铅笔为主元素的旅游产品创意研发和包装设计,打造庆元文旅产品IP,为游客提供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庆元礼品”。   三、提升服务、增强动力,强化“三大保障”   (一)优化营商环境,向服务要活力。政府应在科技、物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全力保障企业急需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持续跟进、及时调整扶持政策,并建立完善一套全流程的工作考核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加大英语、设计类、经济类紧缺人才招引、派驻,让“驻企服务员”在企业实现专业价值。鼓励金融机构提高铅笔企业的贷款额度,提供无抵押、纯信用的优惠利率政策,改善铅笔企业的融资环境,切实帮助外贸企业解决现金流短缺问题。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打开理赔服务绿色通道。积极开展“政府+银行+保险”合作,扩大保单融资规模。   (二)强化科技支撑,向人才要战斗力。一要加快建立科研创新基金。依托庆元铅笔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由政府补助、铅笔企业共同出资的形式建立科研创新基金,在本地或杭州等资源集聚地成立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和铅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为庆元铅笔行业开展价格指数发布、专利申请、创意设计、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等服务。二要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开展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待遇。对企业高薪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建立配套人才公寓、享受人才待遇等进行政策奖励,为庆元铅笔行业提档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三要推进“产学研”联合。由政府建立风险投资、降低税率等一系列机制,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立产学研紧密联系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尤其是研究开发市场所需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落实组织保障,向改革要动力。一要深化行业协会改革。强化协会管理职能,适当增加专职人员和运营经费。鼓励协会主动向政府建言献策,参与铅笔产业政策制定。引导协会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铅笔行业的数据统计、信息收集、研究和监测,加大产品专利保护,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在全球铅笔市场上有更大的集体话语权。二要深化企业管理改革。对企业引进5S管理体系给予更大的补贴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制定人才保障计划,吸引更多技术研发人才。支持鼓励企业美化厂房环境,打造“花园式”企业。三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政府要组建“打造全球铅笔智造之都”工作领导小组,把铅笔产业转型升级和打造“全球铅笔智造之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凝聚合力,明确庆元铅笔产业发展的思路、方向,提升产业发展地位。
AI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