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以“标准化”引领重塑茶产业新生态,念好“绿叶”共富经

2024-04-19来源:遂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遂昌“标准化”引领重塑茶产业新生态,念好“绿叶”共富经

茶产业是遂昌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遂昌全县有3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3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50%的农业产值来自茶产业。该县政企民三方共同参与,以标准化为引领,打出一套良种茶园+规范加工+数字化转型+行业云平台”组合拳,实现“百姓富、产业转、村庄美、生态好、村民安”的发展新图景。2023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14万亩,2023年茶叶总产量18626.7吨,增产6.67%,茶产业总产值实现27.34亿元。

一、坚持“良种茶园”标准化,破解低产难题。

一是推进标准化智能种植管理。实施生态茶园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运用物联网技术,集成智能化虫情测报灯、植保无人机等,构建从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茶叶流通、产品追溯等一体化数字精准管理与管控体系,进一步约束授权茶农按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进行生产,提升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建成5个“一亩茶园”数字化示范基地。

二是强化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实施良种茶园改造管理规范,低改与新发展并重。去年全县新扩无性系良种发展1076亩,换种改植694.3亩。目前,全县无性系茶树良种面积12.0119万亩,茶树良种率达85.7%,茶树良种化率位居全省前列。建设柘里茶乡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开展遂昌龙谷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三是注重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全县采取县、乡、村三级培训模式,与成人技校、县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整合培训资源,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新茶园建设、名优茶加工、和良种繁殖等标准技术贯穿其中。据统计,先后在17期各类培训班上讲授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累计培训33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0余份。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破解销售难题。

一是开展茶事活动。积极举办遂昌高山名茶问茶节等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内容涵盖品茗叙茶、斗茶大赛、茶叶全程机械化设备展等多项子活动,线上线下多维度、多视角、全方位展示“产业+文化+科技”三轮驱动下遂昌龙谷高山名茶的风采。

二是数字赋能转型。“万亩茶园科创园项目”“大柘数字茶业创业园”“石练数字加工小微园”等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数字化平台链接茶叶生产、加工、检测、物流、销售等全过程,构建数字化产供销产业链;大力开展智慧茶园、数字加工和数字销售,深化和阿里巴巴的合作,积极开拓新型销售模式,多途径、多渠道推广遂昌茶叶。

三是发展茶旅文化。提升大柘万亩茶园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完善自行车赛道,深化相关茶乡旅、体育赛事内容,打造集生产、观光、体育比赛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茶旅融合示范区。同时大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茶叶旅游商品,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与吃、住、乐于一体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场所

三、打造区域品牌优势,破解管理难题。

规范产品包装。为进一步提高遂昌龙谷茶产品辨识度,建立健全“县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联动机制,委托丽水三耕品牌传播有限公司设计和制作遂昌龙谷茶产品包装85500个(套),规范授权主体用标工作,进一步加大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力度。  

二是规范授权管理。依据《遂昌龙谷茶授权管理办法》,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和地标品牌授权管理,由遂昌县龙谷名茶开发中心许可使用管理,目前我们共授权11家企业,发放相关标识1万余张。在202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遂昌龙谷茶评估价值达17.38亿元人民币。

三是配套政策扶持。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和例会制度,通过迭代升级“龙谷”品牌管理办法,规范品牌管理行为,致力打造培育“母子”品牌,鼓励茶企应用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模式运营。出台《遂昌县春茶交易促进政策》,通过发放消费券、快递优惠券、赠送流量、提供优惠金融产品等10条政策,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AI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