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千载,龙泉剑瓷闯新路

2023-11-07来源:人民日报

浙江龙泉,因剑而得名,凭瓷而生辉。龙泉青瓷与宝剑历经千年沉淀,历史悠久,闻名天下。

1030日,以剑瓷品质·宋韵龙泉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青瓷大会(青瓷宝剑文化旅游节)在龙泉开幕。迄今为止,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从龙泉青瓷到天下龙泉,充分展示着龙泉文化的底蕴和自信。

为了让龙泉青瓷千年窑火生生不息、龙泉宝剑千年技艺代代相传,近年来,龙泉市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打响文润龙泉 臻致品质文化品牌,大力推进剑瓷文化深化、物化、转化工作,以守正创新之姿,兴剑瓷文化,壮剑瓷产业。

通过剑瓷三化的不断推进,如今,龙泉剑瓷文化产业发展实力强劲,青瓷宝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千年剑瓷正迎来新的生长点。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加强龙泉剑瓷文化的深度与系统化研究,尤为重要。如何持续推动剑瓷文化深化研究与传播成为了龙泉的必答题。

近年来,龙泉市把剑瓷文化研究作为重大课题,结合时代特征、宋韵特色深入研究和发掘提炼龙泉剑瓷的核心文化内涵、抽象表达外延,着力回答好什么是剑瓷文化这一根本性问题。

通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古老的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得以走出深闺;通过深入开展龙泉青瓷文化的考古研究、展示展览、文创开发等合作,龙泉青瓷文化得以发掘与弘扬,实现了龙泉青瓷产业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再如,组织成立青瓷宝剑文化研究院,成立中国美院龙泉研究院、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研究中心、景德镇陶瓷大学龙泉研究院,将优秀的文化融入自身,系统开展剑瓷与全球化、剑瓷与新时代、剑瓷与生活美学等研究,并形成一批理论成果。

剑瓷文化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匠人匠心。1030日,第六届世界青瓷大会启幕。开幕式以火炬接力开场,寓意薪火相传。剑瓷文化研究和传播的深化工作,便是如此在一代代的剑瓷匠人的守护中接力传承。而龙泉青瓷研究所则是传承的具象表达。

作为龙泉青瓷研究所坎坷前行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以徐朝兴、董炳华、毛正聪为代表的一批为龙泉青瓷事业呕心沥血的匠人,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龙泉青瓷事业。龙泉青瓷研究所不仅是新中国龙泉青瓷的发祥地,还是龙泉青瓷工艺美术大师的摇篮。复建青瓷研究所,极致地研究并传承青瓷文化,培养更多传承力量,助推青瓷产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是所有龙泉人的希望。

在本届世界青瓷大会上,带着新使命的青瓷研究所正式挂牌。师从徐朝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胡兆雄接过深化的接力棒,正式成为新时代青瓷研究所的所长。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对接青瓷产业、做好服务,重点研究材料应用、造型装饰和生产工艺。同时,立足行业,融合协会和学会的力量,把艺术理论、工艺技法、青瓷设计与制作、产业发展、国内外交流、人才培养等作用发挥好,推动和引领青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启全新篇章。胡兆雄说。

剑瓷文化深化,同样离不开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剑瓷人才。近年来,龙泉市先后成立了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大力培养剑瓷行业正规军,让大家懂技艺、知变通、敢创新,不断增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提升龙泉作为人类非遗基地的整体制作水平和创作水平。在此过程中,剑瓷文化所蕴含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包容大气的开放精神,更是让经典剑瓷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让千年剑瓷的当代价值得以不断体现。

旧厂房改造的青年文创空间不仅承载着龙泉的文化记忆,更为龙泉剑瓷文化和产业带来了新发展。据了解,该街区主要围绕人、空间、模式三个要素进行运营,为国内外的艺术家、设计师提供驻场创作和艺术交流及商业化的平台,每年会邀请60100位来自世界不同地域、不同门类、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家来到龙泉。

不仅是艺术家驻留之地,望瓯·陶溪川更是年轻人的造梦空间。龙泉剑瓷物化工作所展现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青年力量。漫步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讲述着一个个创意与梦想。在这里,爱好艺术、爱好设计、爱好青瓷的青年创客们通过驻场展览讲座获得对话和交流的机会。据统计,目前,街区内的邑空间区块已吸引63位青年创客入驻。

剑瓷春秋 共赴望瓯。作为第六届世界青瓷大会分会场,浙江龙泉望瓯·陶溪川吸引着来自全球的艺术家、手艺人和游客们。他们跨越山海,齐聚龙泉,共同探讨剑瓷文化之美。

坐落于龙泉城区西南部的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前身是一座工业地块。通过利用该区块原有的工业遗产,已成功变身为城市文化会客厅,形成了独特的文创风格。走进街区,可以体验到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也可以逛一逛集美食、文化、互动于一体的创意型集市


AI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