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品字标”培育 撬动产业发展新动能
日前,临海户外休闲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品字标”对标培育推进会在临海召开,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等37家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参与此次会议,共同探讨质量提升、品牌培育、标准引领、绿色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创统一市场大局面,促产业提质新格局。
外贸市场萎缩三四成
据了解,临海户外休闲用品产业是临海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上百亿元,产业链上下游1000多家,均以出口为主。
“今年以来,外贸形势不乐观,临海户外休闲用品产业陷入发展困境。”临海市户外休闲用品协会秘书长陈幼珍说,2020年,疫情爆发,国外由于普遍居家办公,很多人都置办庭院家居产品,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发展形势逆势增长。2021年,客户根据当年的市场,制订2022年的销售计划,给工厂下了大订单,然而2022年至2023年,随着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理性回归及疫情逐步进入末期,加之俄乌战争加速了购买力的收缩,这一“剪刀差”直接导致了国外客户仓库里库存积压,今年订单萎缩百分之三四十。“这一情况,预估会延续到2025年左右。”
“往年,客户下单基本是一次性下单,而今年,国外客户的仓库里库存积压,且去库存难,所以今年的订单量下降幅度明显。”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质总监韩露说,此外,今年的订单基本都是小批量下单,下单之后,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客户也有可能取消订单,生产企业也是在观望、等待,并不会一下单就采购原材料、投产。
开拓国内市场势在必行
陈幼珍坦言,户外休闲用品产业逐步向东南亚转移,目前而言,整体的生产成本比临海要高。但如今,在欧洲市场,库存积压;而在美国市场要对中国产品收取25%的关税,而东南亚的关税为零,因此美国客户更愿意到东南亚采购。综合各项因素,开发国内市场势在必行。
“临海的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在国内的销售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前,大多企业也不会太在意国内市场,但眼下的外贸形势,对于该产业的生产企业来说,开发国内市场,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户外休闲用品的需求,推动产业的发展。”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品管经理杨东红说。
眼下,随着乡村振兴、疫情经济、消费习惯升级等因素,户外休闲用品的市场需求不仅存在于国际市场,也存在于国内市场,且市场潜力巨大。“临海的户外休闲用品产业除了头部企业有收购外资品牌,大多企业都是贴牌生产,这对外贸出口并没有什么影响,但要进入国内市场,并具备市场竞争力,品牌很重要。”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叶方相说,“‘品字标’是浙江的区域品牌,意味着高标准、高质量,能成为‘品字标’企业,能够大大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临海不少户外休闲用品产业的生产企业都有开拓国内市场的想法,但一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最为主要的原因是,虽然该协会成员企业发布了“浙江制造”标准2个、国家标准3个、行业标准1个、团体标准5个,都属于单个产品的标准,没有形成完整产业标准体系。这个产业产品品类繁多,但标准规范缺乏,市场未能有效统一,这导致企业在国内市场无法参与优质优价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因此,大多数企业有想法,但往往都望而却步。
“品字标”对标培育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品字标’对标培育推进会对于临海户外休闲用品中小型生产企业意义非凡。”陈幼珍说,产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将大大促进中小型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产业内不同企业和组织之间的协同和合作。“东南亚户外休闲用品产业的发展需要好几年的布局,这几年,我们临海的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刚好可以修炼内功,把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设计上,逐步往高端产品发展,届时,依旧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与东南亚市场一争高低。”
韩露表示,永强集团是“品字标”企业,接下来,将会在研发创新、低碳发展、数字化工厂方面发力,去践行“品字标”的理念和目标。“该产业发展至今,我们一直不断迎合国际标准,希望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我们可以真正实现‘世界品质,浙江制造’。”
据了解,此次推进会,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签订了产业绿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聘任10位专家为“品字标”对标培育专家。后期,该专家团队将为企业研制浙江制造标准、开展“品字标”认证提供点对点辅导,帮助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此外,我局将创新服务方式,深挖企业品牌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企业迈入‘品字标’浙江制造行列,以树立行业标杆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出可推广可复制的质量提升临海经验。”叶方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