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争先筑起十个“桥头堡”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
面对创新省际合作,在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中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这盘大棋,步步牵动全局、招招事关未来。在这场新的“赶考”中,唯有实心干事、实招破难,方能行稳致远。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在衢州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蓝图上,系统布局了现代产业、人才科创、数字变革、开放开发、交通物流、全域旅游、文化文明、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绿色生态等十个领域的“桥头堡”,为提升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辐射力、影响力、吸引力“排兵布阵”,高目标牵引、突破性变革、体系化作战,实现全方位争先。
志存高远,解决到达理想彼岸的“桥”和“路”是关键。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来衢州调研时指出,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衢州必然是我省经济向中西部临省拓展的一个桥头堡。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衢州一直在努力。世上没有躺平的捷径,奋斗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衢州传统要素的比较优势一直存在,新的发展要素优势在加快培育。立足“两个先行”,争当“示范窗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打造十个“桥头堡”就是让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的“桥”和“路”。
每一次思维的突破都意味着发展的新高度,每一次格局的放大都意味着迭代的新愿景。十个“桥头堡”是一个完整、开放的系统,每个“桥头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捏指成拳、十指相扣,相互支撑、相互助力,勾画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美好图景。立足衢州,面向浙江,辐射四省,放眼全国,以高瞻远瞩的格局和胸怀,跳出衢州看衢州、跳出衢州发展衢州,抢抓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战略的新契机,抢抓浙江构建城市战略区间的重大机遇,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衢州的定位、谋划衢州的未来。做强自己、服务周边,探索四省边际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省际合作新局面,加快形成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和普遍性经验。十个“桥头堡”为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推进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着力点。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十个“桥头堡”是衢州落实“两个先行”的具体抓手,也是展示“两个先行”示范窗口的特色亮点。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这是一次迎难而上的跋涉,也是一次革故鼎新的起航。十个“桥头堡”就是十项“任务书”、十道“考试题”、十条“大跑道”。使命催征,形势逼人,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犹豫与徘徊。落实“四个体系”工作方法和“四定”工作要求,在“四省边际”的大场景中,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把自己摆进去、把各自的分工摆进去,争当各条跑道上的领跑者,并以上率下,形成个个奋勇、人人争先的雁阵格局。发扬“对党忠诚、两勤两专、担责担当、纪律严明、勇创一流”的衢州铁军精神,以务实的作风为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提供最澎湃的激情和最持久的动力。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新的蓝图已铺展,新的考卷已启封。所有的艰苦努力、所有的顽强拼搏、所有的不懈奋斗,都将成为我们在答卷上留下的笔迹。接受时代考验,交出高分答卷,每个衢州人都是这段争先奋斗经历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