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座谈会在义乌召开
近日,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义乌组织召开了GB 28480《首饰 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和GB 11887《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修订座谈会,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义乌)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浙江省饰品行业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义乌代表性饰品企业及检测机构代表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为保障首饰类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对首饰产品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其中,现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有GB 28480—2012《饰品 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和GB 11887—2012《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两项,分别对首饰的有害元素的种类及限量和首饰中贵金属的纯度范围、印记、测定方法及贵金属首饰的命名方法进行了强制性规定。 Standard 近年来,由于国外首饰技术法规不断更新,而国内生产企业对相关技术指标不明晰,导致多起出口产品被召回事件的发生,给企业乃至整个首饰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为此,首饰标委会详细对比了国内外最新规定,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2项首饰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了修订工作。本次座谈会旨在广泛听取义乌饰品企业及饰品行业相关方的修订意见,进一步推动全国首饰产品技术进步及行业发展。 义乌市场被誉为全球饰品及配件的流行趋势“风向标”,不仅产品种类丰富,研发设计创新能力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行业集聚显著,“窗口效应”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义乌目前有8000多家饰品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其中,各类饰品生产加工厂3000多家,产品主要包括胸针、项链、头花、手链等,种类超过80万种,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代表对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的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GB 28480《首饰 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在衔接国外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更新了首饰的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机械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标识要求三个方面,增加了儿童首饰中小零件、锐利边缘、锐利尖端、断裂性能、危险磁体和磁性部件、含电池首饰、液体填充首饰及舌饰的机械物理性能要求,保障了儿童首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与会专家和代表分别从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检测技术更新等多维度出发,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对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产品质量、引领首饰行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表示期待。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首饰行业的安全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标准支撑,也为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