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直达快享
发布时间:2025-11-03 | 信息来源:省商务厅

一、背景综述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省商务厅坚持思想政治引领,优化流程强执行、统筹资金强保障、闭环管理强监督,有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期待,以更快速度、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动以旧换新工作落地见效,不断提升惠民利民效能。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执行,加速资金使用转化联合省级相关部门先后印发《浙江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奖补政策实施细则》《2025年浙江省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等文件,持续加力扩围拓面,结合我省消费市场实际和产业优势,在国补12类家电产品基础上,梳理出25类家电、48类家居产品纳入以旧换新,鼓励各地将优质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形成“12+73+N”补贴目录。积极拓展消费渠道,推动淘天、京东、拼多多、抖音等超20家全国性电商平台和50余个品牌商家开设浙江专区,目前全省有1.8万余家经营主体、3万余个销售网点参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消费体验。举办“浙里焕新”消费季系列活动,积极打造以旧换新消费场景。针对外贸企业出口受阻实际,协调推动外贸企业与电商平台对接,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贸优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全力帮助外贸优品开拓内销市场。

(二)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兑付提速增效强化组织领导,联合发改、财政、审计等省级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直达快享的通知》,简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时限,推行“预拨+清算”结算方式,平均兑付周期压减至一个月内,压减率50%以上。打通汽车审核堵点,联通税务发票审核接口,压缩审核时长7天以上,研发上线汽车置换超期预警模块,精准提示相关区县工作进程。动态监测各地资金兑付情况,以月清算为衡量标准,实施资金使用、资金兑付“三色预警”,确保资金兑付量紧跟工作量同步提升。(三)科学调配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坚持牵头抓总,实施“月例会、周调度、日通报”制度,定期分析全省各地国补资金使用进度,针对区县之间、领域之间工作不平衡问题,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指导各地市在市辖区范围内开展资金调度,将资金调拨至使用进度快的区县,打破区县内部资金切块,将资金统筹至进展快的工作领域,有效提升了资金使用率。同时,会同省级相关部门提前谋划国债资金分配方案,重点支持工作积极性高、实施能力强的地区。图1 2025年浙里焕新消费季活动在杭州星光大道正式启动(四)开展专项整治,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为防治“先涨价后补贴”等市场乱象,印发《关于加强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参与商家管理的工作指导函》,严格落实价格公开承诺,细化分级处罚标准和措施,指导基层加强参与活动商家管理。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价格偏离度预警模型”,对国补价格异常涨幅的交易及时预警,并推送属地商务、市场监管部门,形成“监测—预警—查处”的闭环管理。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开展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价格专项整治,规范了市场秩序。

 

三、工作成效

2024年,我省共使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资金约160亿元,使用率达158%,位居全国第一,拉动消费1600亿元,为全省GDP增速贡献0.4个百分点。2025年1-6月,累计使用国债资金204亿元,占全年资金总量的76.5%,前两批国债资金兑付率达95.7%,惠及消费者超1500万人次,助推社零增长5.3%,较好推动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直达快享。


四、经验启示

在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党员干部深刻体会到机关效能建设直接关系地方发展、营商环境和人民福祉,在商务为民中要注重统筹谋划、创新方法、一体推进、着眼长远,才能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政策红利。(一)统筹谋划,全面动员整合各方力量坚持省市县联动,推动产供销、上下游、政企民、线上线下协同,做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规模,惠及更多消费者。强化政策支持,统筹专项资金使用,优化政策举措,充分激发生产企业、平台企业、回收企业、拆解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方积极性,推动政策真正落地落实。(二)创新方法,持续释放市场消费潜力加快推动机关工作创新变革,突出便捷实惠导向,运用智能化方法手段,积极发挥互联网平台渠道优势,简化补贴资金审核兑付流程,推动政策直达快享。(三)一体推进,完善以旧换新配套体系聚焦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销售服务体系,促进消费业态模式创新。健全报废汽车和废旧家电家具等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家电家具回收网络布局,方便居民处理小型家用电器产品。(四)着眼长远,强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坚持以新一轮以旧换新为契机,推动完善消费市场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支持行业协会、企业个体、专家学者等积极参与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行业标准,健全规范运行体系。